潜山市司法局深入谋划部署,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提升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援助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跑出法援宣传“加速度”。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共派出50名司法行政干警、辅警进网格,包保网格25个。网格干警接待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指引服务、开展上门宣传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学雷锋志愿服务、“3.8”“3.15”“5.1”、助残日、“10.1”“12.4国家宪法日”等节日节点,联合多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另外,利用显示屏、微信等推送法律援助宣传资料,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继续开展“法律惠民生”“情系天柱·法暖人心”等系列品牌建设活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行动。
打造法援优质“服务圈”。2022年9月1日,市法律援助中心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根据相关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服务流程,要求值班人员耐心细心解答群众咨询,细致分析阐释有关法律关系,做好法律知识的解释和普及。小小咨询台,撑起民生大实事。当群众前来咨询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场受理,当即审批、当即指派。涉及隐私类案件,设有私密会谈室。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全部实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如果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告知其维权途径,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全市16个乡镇设有法律援助工作站,另外在公检法单位以及残联、妇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设有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法院、市检察院、看守所设置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法援中心有序安排全市有经验的刑事辩护律师每周轮流值班值守。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工作站,形成服务圈辐射全市居民。
谱写便民服务“协奏曲”。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专项维权活动,譬如“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 关爱老年人”“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和交通不便的受援人,通过电话预约并提供上门服务,满足特殊群体的法律需求。当事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也可以通过向基层工作站提出申请,或者通过基层工作站转交申请。从而避免当事人来往奔波,耗时耗力。今年以来,法律援助中心提供上门援助服务达20余次。2022年以来,全面推行法律援助个人诚信承诺制,简化法援申请流程,提高法援审批效率。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和无固定收入的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以及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持续开辟“绿色通道”,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
紧抓案件质量“主阵地”。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潜山市司法局多措并举,致力于提升法援案件质量。一是法律援助中心向受援人发放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在援助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义务和投诉监督电话,加强对承办律师违法收费、拖延案件办理等行为的监督。二是在指派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时,通常指派刑事辩护团的律师或执业三年以上的律师办理。针对重大、疑难法律援助案件,组织经验丰富的律师开展集体研讨,最大限度地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成立以专家律师为首的评估小组,对所抽取的卷宗一一交叉互评,通过填写评分表,记录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原因分析和研讨,从而提升案件质量。四是通过开展案件回访、旁听庭审活动,从受援人满意度、案件办理结果、法律文书质量等角度,加强监管,努力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作者:余云雯 初审:戴国胜 终审: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