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在全乡营造学习法典、宣传法典、维护法典、运用法典的浓厚社会氛围,宿松县九姑乡高位部署、精心组织,通过强化法治阵地建设、组织干部群众学法、组织民法典特色宣传等有力措施,线上线下齐发力,在全乡掀起了《民法典》学习热潮,全力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开花结果。


一、强化法治阵地建设保障基础。
全方位升级“法治阵地”,依托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大型法治宣传文化阵地,全力营造民法典元素“全覆盖”宣传效果,配合乡村大喇叭播放民法典宣传音频,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法治理念与法治素养,不断推进扩展法治宣传面,司法所在全乡各中小学、客运站、商超、居民区等人员主要出入口,悬挂《民法典》宣传横幅、海报,开启《民法典》“植入式”宣传。
二、组织干部群众学法抓好关键“少数+多数”。
一方面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这个“关键少数”。将《民法典》学习宣传列入乡党委中心组学法重要内容,列入各部门单位日常学习内容,多次召开《民法典》学习宣传会,认真学习把握《民法典》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抓好农村群众这个“关键多数”。依托法律顾问与普法志愿者开展《民法典》专题宣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以事释法的形式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向农村群众重点讲解婚内单方举债、居住权、离婚冷静期等《民法典》亮点。
三、组织民法典特色宣传实施精准普法。
一是开展《民法典》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举办集中学习等形式,扩大《民法典》的知晓率,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二是建立“茶馆普法”特色宣传品牌,司法所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九姑乡各茶馆,为休息休闲的群众带去法治大餐,不断营造学习法典、宣传法典、运用法典的浓厚氛围。三是拓展《民法典》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通过各村法律顾问群,定期推送《民法典》相关内容与《民法典》普法动漫、短视频,开展互动式宣传,不断扩大《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以案释法、亮点解读、法治讲堂等形式,满足现代社会群众碎片化阅读方式,推动《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讯员: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