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您了,也谢谢桐城法院!”陶某某手里攥着调解书,看着到账的工伤赔偿款,语气难掩激动。这场历时数月的纠纷,在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人民法庭的高效调解下终于圆满落幕。
2023年夏天,陶某某受桐城市某劳务有限公司雇佣从事木工工作,工作时因意外操作失误受伤。事后双方虽达成赔偿协议,但劳务公司在支付部分款项后便以各种理由推诿。多次催讨无果,陶某某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室内,气氛剑拔弩张。陶某某称因工受伤卧床休息许久,盼望法院为自己主持公道。被告桐城市某劳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却态度强硬,表示当初说好了按工资形式发放,因开年公司财务紧张,陶某某咄咄逼人,这钱就是不给。调解陷入僵局。
法官在明确双方争议焦点后,一方面耐心安抚双方情绪,缓和对立氛围,另一方面巧妙引用六尺巷典故释法说理:“咱们都是桐城人,都知道这首让墙诗,古有邻里之间互谅互让,如今你们这点纠纷,各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接着,法官邀请被告公司代理人的儿子参与调解,经过不懈努力,被告方最终同意先行垫付赔偿款。双方顺利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