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专业人员,提升家事审判水准。每周五,街道联合区法院选派1名街道司法工作人员和4名优秀法官轮流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活动,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治理,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在指导人民调解、开展法制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修复情感创伤等方面,法官们“零距离”服务群众,打造全新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模式。
设置多步程序,增强家事审判柔性。以弥合亲情、消除对立为目标,适用调解前置程序,“先调解再审判”分多步化解家事纠纷,用调解的方式缓冲矛盾。由法官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担任人民调解员,发挥其家事调解的业务擅长,专门负责诉前调解工作;诉前调解不成的案件及双方不同意调解的家事案件,由法院专业人员适用庭前调解程序,适用情法双重干预的原则进行调解。只有诉前调解或庭前调解不成的案件才能进入庭审的步骤,以柔性的审判手段,尽量促使双方以和解的方式化解家事纠纷。
建设特色场所,倾注司法人文关怀。对家事法官工作室进行“家庭化”布置,让当事人在“客厅”调解,缓解双方对立情绪,促进矛盾化解。建设“家”文化和法制文化主题墙、宣传栏等,让当事人时时处处感受到特色鲜明的司法人文关怀和“家”的温暖。
联动部门力量,形成纠纷解决合力。联合区司法局等部门,选派善于做群众工作、责任心强、具备一定法律专业知识或心理学知识工作人员,从事家事案件调解和回访、父母子女情感亲属观察与分析、情绪异常的疏导与矫治工作,从调解、情感判断、心理辅导等角度助力家事审判工作,引入部门力量提升家事纠纷解决合力。(孝肃路街道供稿 审核人: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