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始终把禁毒工作放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位置上来抓,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禁毒工作。
一是坚持党政主导,着力构建“全领域”禁毒保障体系
成立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为区公安分局局长。年初,区禁毒委根据禁毒工作需要,印发了《关于印发<2018年迎江区禁毒工作要点>的通知》(迎禁毒办〔2018〕2号),明确2018年的禁毒工作总体部署。印发了《关于印发<迎江区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区实施方案>的通知》(迎禁毒委〔2018〕4号),部署创建工作,同时将禁毒工作考评结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将区龙狮桥卫生院改造为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配齐硬件设施,并招聘专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体系
大力开展活动,营造禁毒氛围。在综治宣传月和“6·26”禁毒宣传日期间,区禁毒委联合各乡街、禁毒委成员单位在吾悦广场举办“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辖区群众代表观看禁毒专题文艺演出。掀起全民禁毒宣传热潮,提高群众对禁毒工作的知晓率。并以创建禁毒示范学校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我区现有1所省级、4所市级禁毒教育示范学校。9月初,区禁毒委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开展“禁毒教育一堂课”活动,营造了浓厚宣传氛围,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学生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积极落实禁毒教育课时,推行校园禁毒数字化教学。学校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督学范畴,在校学生每年接受禁毒教育不少于4课时,并在学校上线运行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创新教学手段,开展网络化教学及考核,在校学生注册比例达到85%。投入资金,建立禁毒教育基地。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心2楼预留约160平方用房,投入30万元用于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已签订建设合同,年底前完成教育基地建设。
三是落实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全网络”戒毒管控体系
加强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区禁毒办已印发《转发<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省开展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迎禁毒办〔2017〕2号),定期将辖区吸毒人员名单通报给各乡街,各乡街依托现有的网格划分,将吸毒人员交由各网格管理,细化吸毒人员的摸排和走访,实现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截止2018年9月底,我区系统在册吸毒人员971人,实有吸毒人员数910人,其中社区戒毒(康复)136人。截止到9月底,已累计见面排查吸毒人员865人,完成95%。对市禁毒办下发的19名病残吸毒人员名单逐一排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1人。截止到9月底我区910名吸毒人员全部被纳入349个网格。发挥区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作用。区禁毒委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筹建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市公安局局通信科为中心开通了公安网,将吸毒人员管理工作纳入公安网平台管理。区禁毒办制定了《迎江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程序规范(试行)》,进一步细化流程明确责任,工作中心与查获单位、户籍地派出所、戒毒所实现了无缝对接。截止到9月底,中心已与127名社戒社康吸毒人员签订了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社戒、社康人员报到率达93.4%。
四是防控涉毒犯罪,着力构建“全链条”缉毒打击体系
截止到今年9月30日,区公安分局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2人,查获吸毒人员数79人,强制隔离戒毒12人。6月26日,分局刑警大队经过3个月的侦查果断收网,摧毁以湖北黄冈籍犯罪嫌疑人孙某某为首的吸贩毒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冰毒、麻古一百余克,毒资两万元,切断了一条自湖北黄冈通往我市的贩毒通道,破获2018-23省目标案件。
五是坚持重点整治,着力构建“全环节”禁毒监管体系
今年7月份,区禁毒办对辖区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进行梳理,注销停产停业企业11家,现有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经营、运输企业25家,全部纳入网络管理平台,截止到今年9月份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备案证明66份,运输许可、备案证明32份,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六是坚持毒情研判,着力构建“全方位”毒情监测体系
借助各类禁毒信息系统和情报平台,加强禁毒情报信息交流,实现情报信息大范围的交流与共享,为稳、准、狠地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提供情报支援,健全完善邮政、快递、物流等行业信息交流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掌握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对发现的涉毒线索精心组织查处,实施精确打击。 2018年应用禁毒情报破获毒品案件占比明显上升。(迎江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