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十份购销合同牵扯起浙江、安徽、海南三地企业的商业纠纷,如何打破地域壁垒实现高效解纷?近日,大观区法院山口法庭给出一份优秀答卷,通过远程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横跨三省的买卖合同纠纷,推动当事人在“云端”握手言和。
2019年至2022年间,浙江某公司与安徽某公司、海南某公司陆续签订了23份《产品购销合同》,浙江某公司依约履行大部分的供货义务,安徽某公司则在支付部分货款后,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已提货货款、未提货货款共计460余万元。浙江某公司遂将安徽某公司及其唯一股东海南某公司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认真梳理案情发现,由于双方合作密切、合同数量众多、货物情况复杂,争议焦点集中在多份合同的履行变更细节、设备交付确认以及剩余货款支付等关键问题上。虽然纠纷解决难度较大,但考虑到涉案企业分处三地,往返奔波不仅增加企业诉讼成本,也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承办法官决定引导当事人通过线上调解方式化解矛盾。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与各企业代表“隔空对话”,紧扣案件争议焦点组织开展多轮协商,同时,对被告从违约拖欠货款的法律责任及后果进行法律释明,也从长远合作角度劝解原告理解被告的暂时困境。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就合同履行变更、货款金额等统一意见,并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案件顺利调解。
当前,线上调解以其打破地域限制、提高沟通效率等优势,充分契合了企业、群众快速解纷法治需求,逐渐成为高效解纷的最优解,2025年以来,大观法院通过线上调解方式已化解纠纷808件。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完善在线诉讼、调解服务功能,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为当事人提供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