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暖心工程”。痘姆司法所始终坚持“帮扶为先、教育为本、安置为基”的工作理念,将安置帮教对象的衔接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建立健全机制、精准对接管控、融合社会力量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破解了衔接管理难题,为特殊群体顺利回归社会铺就了坚实的第一步,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三项机制”,筑牢衔接工作根基。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成立由司法所牵头,公安派出所、民政办、村委会共同参与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司法所主导协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健全信息预警机制。与监所有效衔接,确保人员信息核查到位。建立“一对一”信息核查专班,第一时间对预释放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核实比对,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为精准衔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健全应急衔接机制。针对“三无”等重点人员,制定“必接必送”应急预案,协调落实接送人员和临时安置点,确保人员离开监所后“手递手”无缝对接,坚决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聚焦“三个精准”,提升衔接管理效能。一是精准建档评估。在安置帮教对象报到衔接后,立即完成个人信息采集,完善涵盖基本情况、犯罪类型、心理状况、家庭关系、就业需求等要素的信息。二是精准制定方案。坚持“一人一策”,根据监狱的评估等级和个体差异,量身定制包含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困难帮扶等内容的个性化帮教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三是精准对接管控。对于重点对象,司法所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村委会工作人员和家属共同组成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通过高频次走访、跟踪帮教等方式实现精准管控。对于一般对象,则通过侧面了解、电话回访等方式掌握其动态。
着力“三方融合”,优化后续帮扶服务。一是融合政策资源帮扶。主动对接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用足用好现有社会救助、就业扶持、医疗保障等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办理低保、临时救助,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信息,解决其安身立命的现实困难。今年以来,已协助3人申请临时救助。二是融合社会力量帮扶。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参与帮教工作,提供心理辅导、家庭关系调适、志愿服务等专业支持,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营造包容接纳的社会氛围。三是融合亲情力量帮扶。将家属作为帮教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家访、座谈等方式,引导家属接纳关心帮教对象,用亲情温暖感化他们,重塑家庭支持系统,巩固帮教效果。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痘姆司法所实现了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和人性化,确保了安置帮教对象“接得住、管得牢、帮得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为平安痘姆、法治痘姆建设贡献力量。(作者:曹鑫 初审:涂婷婷 终审: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