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宿松县公安局战训基地内训练热潮持续涌动,全县符合条件的在编在职民警分批开展体能集训,这是该局第三季度基本级体能训练辅导暨普测工作的生动实践,也是分级分类练兵机制落地的重要举措。
“过去跑姿不规范,2000米跑下来气喘吁吁还超时;经专业教练纠正摆臂、呼吸节奏后,不仅用时缩短20秒,体力消耗也大幅减少,最终以优异成绩达标。”凉亭派出所所长罗楚卿作为首批参训学员,真切感受到练兵模式升级带来的实效。今年以来,宿松县公安局紧扣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建设要求,突破传统“一锅煮”训练模式,创新构建“体能筑基+实战强能”的分级分类练兵体系,以“贴近实际、服务实战、突出实效”为目标,通过“季度体能普训+每周实战实训”双轨推进机制,精准破解队伍训练短板,实现“练为战、战必胜”的练兵导向。
在体能训练环节,该局坚持“专业赋能+精准施训”,聘请优质师资,针对全县240余名50周岁(含)以下男性、45周岁(含)以下女性民警的体能短板,制定“一人一策”训练方案。通过动作拆解教学、心率监测调控、疲劳恢复指导等科学方法,重点开展2000米中长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等科目训练,全员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聚焦基层一线执法执勤核心需求,该局更注重“场景化实训+实战化应用”。按照“1名民警+2名辅警”的最小作战单元标准混合编组,依托已建成的12个基层派出所练兵角,每周设置“突发警情处置、暴力抗法应对、现场急救救援”等实战场景,开展现场指挥、语言控制、徒手防控、武器警械使用、战术协同等科目演练。训练中,教官团队结合典型案例复盘讲解,民警辅警现场模拟处置、即时纠错改进,有效提升警组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9月,复兴派出所接报一名男子爬至三楼窗户外欲轻生,处警民警辅警迅速运用训练中掌握的语言安抚技巧稳定其情绪,通过双人协同徒手防控战术,仅用8分钟就成功将其解救。”宿松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罗林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公安一线单位运用实训技能处置突发性、敏感性警情成功率达100%,累计成功解救轻生人员8人、化解邻里冲突46起、处置暴力警情12起,实战练兵成效已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全的硬核力量。
“练兵成效的背后,是党建引领的强劲动力和机制保障的刚性支撑。”罗林表示,宿松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练兵工作深度融合,在战训基地设立“党员先锋实训岗”,由党员民警带头参训、带头攻坚,推动形成“党建促练兵、练兵强党建”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完善战训基地、警体馆、练兵角等硬件设施基础上,于今年6月制定两项训练结果运用办法,明确将体能测试、实战演练成绩与民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直接挂钩,以鲜明导向激发队伍训练热情,为锻造高素质公安铁军筑牢根基。
(撰稿人:孙春旺;审核人:何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