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近日在新联村,一场持续三年的兄弟分家纠纷却在“邻里茶话”室里得以化解。这杯带着想吐温度的热茶,不仅续上了断裂的手足情,更折射出我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
“三茶六礼”搭起连心桥。走进新联村网格党小组之家的“邻里茶话”室,木桌上正氤氲者茶香,结合“六尺巷工作法”,墙上“礼让三尺、六尺有涯”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个由退休教师、党小组组长、乡贤能人等组成的五老调解团队,独创“递茶安座、倒茶听诉、品茶析理”三步工作法,将《村规民约》与清理法有机融合。每半月,村民们来此,在茶香中吐露心声,至今已成功调解11起矛盾纠纷。
兄弟阅墙终和解。“要不是陈叔们三番五次请我们喝茶谈心,我们兄弟俩怕是要闹上法庭”。提及两个月前的纠纷调解,村民陈王博仍感慨万分。因老宅分割问题,他与弟弟陈建国家积怨已久,甚至爆发肢体冲突。调解员们连续三晚“递茶调解”,首日倾听诉求建立信任,次日对照“六尺巷工作法”和村规民约析法明理,三日邀请叔伯到场共话手足情深。最终兄弟俩在茶桌前握手言和,共同签署《家庭财产协商协议书》。
茶桌议出新气象。“茶话会不是和稀泥,而是用村民认可的方式解决事”。村徐书记介绍,该机制运行1年多来,形成“收集—派单—办理—反馈”闭环,不仅化解矛盾,更议出了村务“金点子”。近期通过茶话会收集的11条建议中,已有8条转化为“宜居桐城”“户厕改造”“机耕路拓宽”等民生实事。
暮色渐沉,“邻里茶话”室又飘起袅袅茶香。这个没有摄像监控的调解空间,正以最质朴的方式守护着村内的和谐肌理,为“六尺巷工作法”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