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斑驳的碑刻重新挺立,当褪色的宗祠重焕光彩,当沉睡的古宅再度飘出烟火气……
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更凝聚着检察官守护文化遗产的初心。
文物保护,为何需要“检察蓝”?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但现实中却面临多重威胁: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管理缺位……根据《文物保护法》,检察机关可通过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对破坏文物说“不”!
检察官提示:文物保护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发现文物受损、非法施工、违规开发等线索,可拨打12309检察热线!
从“危房”到“新生”,检察建议
如何让古宅“活”过来?
2023年3月,桐城市检察院联合市文旅体局对全市重点镇街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发现桐城市某乡镇内享堂、祠堂等部分文物古迹保护现状较差,面临坍塌和消失的危险,且长期无人看管,周边杂草丛生、缺乏定期维护。
2023年5月,桐城市检察院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及时修复受损文物,扩大法治宣传,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收到检察建议后,属地政府积极履职,对文物古迹进行及时的修缮,并结合当地红色教育、绿色旅游等有利资源,谋划好文旅项目,全面做好文物古迹的保存保护管理工作。
每一件文物都是时光的信使,每一处古迹都是文明的密码。桐城市检察院将持续以公益诉讼为剑,以法治力量为盾,让历史文脉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