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赛口镇,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用真诚地微笑和无私的奉献,为这座小镇注入了一股暖流。今年以来,赛口镇志愿者服务队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指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在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们化身“防诈卫士”,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 “阿姨,陌生电话要您转账的一定不能信!”志愿者小何耐心地向一位老人解释道。他们还在镇中心设立了咨询台,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群众增强防范意识。截至目前,已开展反诈宣传20余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有效筑牢了全民反诈的“防火墙”。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在禁毒宣传现场,志愿者们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毒品危害知识。 “以前只知道毒品不好,今天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不好。”一位中学生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志愿者们还走进校园,开展主题班会,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G4231南九高速公路建设是赛口镇的重点项目,涉及多户居民搬迁。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拆迁工作,志愿者们主动请缨,组建“搬家小分队”,帮助拆迁户义务搬家。他们肩扛手提,汗水浸透了红马甲,却没有一句怨言。 “多亏了这些志愿者,我们老两口才能这么快安顿下来。”津潭村七旬老人檀某握着志愿者的手连连道谢。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搬迁战中,志愿者们用双手托起了群众的安居梦。
暑期来临,防溺水宣传成为重中之重。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在河道、水库等危险水域设立警示牌,开展巡逻劝导。 “小朋友,这里水深危险,不能在这里玩耍哦!”志愿者小胡温柔但坚定地劝离了一群在河边嬉戏的孩童。他们还走村入户,教授溺水自救互救知识,为孩子们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留守儿童是志愿者们心中特别的牵挂。他们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辅导作业、聊天谈心,填补孩子们的情感空缺。组织开展绘画读书班等活动, “这是我画的志愿者阿姨,她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小芳举着自己画的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除此之外,赛口镇志愿者们还活跃在文明创建、环境整治、助老扶弱等各个领域。街头巷尾的卫生死角,有他们清理的身影;孤寡老人的家中,有他们送去的温暖;疫情防控一线,有他们坚守的岗位。一件件红马甲,成了赛口镇最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奉献。”赛口镇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表示。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镇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参与志愿者达2000余人次,服务群众超过2万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心。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件事到一系列服务,赛口镇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他们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赛口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文明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绚丽绽放。(作者:曹震 编辑:方贻卿 初审 : 吴江 终审:陈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