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迎江区南水回族社区以书记项目“马大姐工作室——讲好基层治理微故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将“大党建”融入“小网格”,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把每一件群众“小事”干成真事、实事、好事。
党建引领“微走访”,常态叩门解民忧。依托“1+3”网格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网格长、网格员的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常态开展“常叩门”服务,按照“登门入户看一看,生活情况聊一聊,社情民意访一访,党的政策谈一谈,困难之处帮一帮”的目标,做到社情民意全掌握,问题需求放心上,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社区问题“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以“微走访”带动群众满意度大提升。
党建引领“微协商”,集思广益谋共识。依托党建品牌“马大姐工作室”和“马大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推行“党建+协商”模式,架构基层协商“连心桥”,不断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制度、马大姐工作室协商议事制度,组建社区警民议事群,不断夯实矛盾纠纷化解“前沿阵地”。今年以来,社区党委先后召开动员大会、群众意见座谈会、筹备协商会等,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业委会2个;结合网格摸排线索,开展矛盾纠纷调解71件,成功调解纠纷69件,调解成功率97.1%。
党建引领“微服务”,基层治理大作为。以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等为载体,通过党建元素上墙,召开党组织会议,观看党史学习教育片等党建活动,增厚党建氛围。设置党员服务岗、全科社工AB岗、人大代表轮值岗、政协委员轮值岗、马大姐值班岗,不断强阵地增功能,打造为民服务新样板。今年以来,积极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依托“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和“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等服务,帮助辖区160余人就业。开展防溺水劝导70余次、志愿巡逻200余人次、反诈、禁毒、普法、文明创建宣传40余场次。(宜城路街道 撰稿:柏家滨 初审:徐伟 终审:查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