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洲乡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党建引领,注重综合施策,绘就农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和美画卷”,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夯实“农业强”新底色
乡纪委全程监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全程托管等方式参与撂荒地耕种。完善田间灌排设施,整修农田道路,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推广优良品种和“小麦—玉米周年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新洲乡现有永久性农田面积9729.91亩。
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和科技特派员赴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专家+乡土人才+示范户+农户”的技术培训体系和服务网络,全乡先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名,“土专家”“田秀才”40人。
增添“农村美”新亮色
紧扣“四事四权”乡村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五老”人员相互作用,在全乡5个村设立“六尺巷工作室”,整合村干部、群众代表、“五老”乡贤、老党员、退役士兵、基干民兵等开展议事协商,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将矛盾化解在村内。
积极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2024年共评选各类先进典型20余人。依托“主题党日”,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活动日”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党建引领信用村,以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内容为重点,以积分制为抓手,并与各类先进典型评选相挂钩,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村级治理。

提升“农民富”新成色
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外贸”的生产经营模式,建成村级合作社5个,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大力构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体系,康宁村打造“特色蔬菜种植、火龙果采摘”党建品牌;永存村套种玉米、蔬菜大棚轮作等技术被多家媒体报道推广;南木村的葡萄、脆柿、无花果采摘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天然村的“千两二号”茄子远销海外;青龙村的西瓜和草莓供不应求,实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品牌”,全乡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百万大关。(新洲乡 撰稿:胡珂 初审:李琳 复核:方友宏 终审:程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