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荷花塘社区党委聚焦老旧小区改造、违建治理、公共空间优化等城建领域难题,深挖“六尺巷”中“谦让包容、沟通协商”的智慧,将党建引领贯穿治理全过程,探索出一套接地气、见实效的工作方法。
搭好“协商台”,让矛盾在沟通中化解。针对城建项目中居民诉求多元的问题,社区党委牵头使用“荷以解忧调解室”,由社区党委委员带队,联合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协商小组。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党委提前召开2轮民主协商议事会,用“六尺巷‘各让三尺’”的故事引导居民换位思考,最终协调推动辖区几栋单元楼顺利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面对商户临时堆放货物与居民通行的矛盾,党委组织商户与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划定“限时存放区”,既保障商户经营便利,又维护公共空间秩序。
握好“平衡尺”,让治理在刚柔间落地。社区党委坚持“法规底线不松、民生温度不减”,在刚性政策与柔性需求间找平衡点。针对个别居民楼道杂物乱堆放的历史遗留问题,党委通过党员志愿者入户了解实际困难,随后协调社区闲置空间改造成“共享储物间”,引导居民主动清理楼道杂物;在龙山路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中,考虑到老年居民较多,党委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将台阶坡度放缓15度,增设扶手,让“硬标准”多了“软关怀”。
织密“共治网”,让力量在参与中凝聚。社区党委发动党员、商户、退休干部等组建“微孝志愿服务队”,日常巡查中主动捕捉矛盾苗头——发现卫山头小区2栋两户因共用墙渗水起争执,调解队当天就上门,用“邻里好赛金宝”的道理和“六尺巷”典故劝解,最终两户共同出资维修;在龙山路小区党群服务站活动室功能设计中,党委通过“线上收集建议+线下议事”让居民定方案,从活动室功能到活动室排班使用安排都由大家说了算,原本可能出现的“众口难调”变成了“共建共享”。
“六尺巷”的核心是用传统美德凝聚共识,用平等协商化解分歧,用刚柔并济平衡利益,用群众参与激活动力。接下来,荷花塘社区将继续党建为纽带,让“谦让”成为社区共识,用“协商”化解治理难题,真正把社区建成“人和事顺”的幸福家园。(孝肃路街道 撰稿:江璐瑶 初审:江璐瑶 复核:周茂祥 终审:朱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