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迎江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紧扣“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著作权纠纷庭审观摩活动。邀请多名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年轻法官助理旁听庭审,旨在强化知识产权办案队伍专业能力,推动巩固“以审促调”的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
庭审观摩:以案释法强根基
4月25日下午2时45分,沈某与钱某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在迎江区人民法院第四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本案涉及美术作品数字化传播权争议,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庭审现场,审判员严格遵循知识产权审判规程,引导当事人围绕作品权属认定、侵权行为表现及损害赔偿标准等核心争议展开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清晰还原了涉案画作创作背景、互联网传播轨迹、商品销售情况等关键事实,直观展现了知识产权证据链构建的要点难点。
多元参与:共筑保护新防线
此次庭审引入“观摩+研讨”模式,参与旁听的人民调解员和陪审员全程旁听庭审,并在庭后参与了案情分析会,案件承办法官结合《著作权法》规定,针对数字环境下作品权利边界、合理使用认定等实务问题进行专题指导,参会人员就调解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展开了讨论,形成多项可复制推广的调解思路。调解员和陪审员们表示,通过观摩完整的庭审流程,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未来调解和陪审工作中能更好释法明理。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法治保障。近年来,迎江法院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机制改革,聚焦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2024年全年诉前调解成功1110件知识产权案件,诉中调撤率超70%,推动了办案质量与效率双提升,为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司法力量。下一步,迎江法院将继续优化多元解纷机制,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创新发展。(迎江区人民法院 供稿:刘晓霞 一审:程方长 二审:应海庆 三审:蒋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