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路街道聚焦民生实事,将“书记项目”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点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群众“上下楼难”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工作项目化。街道召开“红色长廊”民主协商议事会、“小板凳”议事会,利用“1+3”网格治理体系优势,广泛收听民声、汇聚民意、梳理民情,形成民生需求23条。依托党建大联盟平台,结合前期调研、可行性评估、工作预期,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将“民意单”“民需单”定向转化民生“愿望池”“任务池”。通过以“书记项目”为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有效整合任务需求,以“小切口”办“大实事”,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上下楼难”问题。
项目清单化。聚焦“上下楼难”问题,确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书记项目”,明确项目流程清单25条,涵盖项目宣传,涵盖居民意见征集、建设及后期维护方案研讨、项目筹资、工程施工、项目验收、群众评价等6个环节,全面覆盖项目开展全过程、全周期,期间共收集居民意见50余份。通过项目清单化,鼓励群众全程参与,把坚持建设好“群众满意”“群众乐意”“群众高兴”的好项目、实项目作为“第一课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清单流程化。街道在收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利用“乡街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上下联动,向居民要需求、向部门要项目、向企业要方案。通过组织专家对电梯位置、结构、外观等进行论证,形成设计方案并公示,确保电梯结构安全。由区住建局牵头,召集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消防等相关实施主体对设计方案、安全方案、施工图、开工许可等进行联合审查,确保达到标准要求。明确各流程责任人、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压实各流程环节工作责任。
华中路街道自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书记项目”以来,鼓励党员积极参与“书记项目”,推动党建引领在协商议事、形成共识、解决矛盾和监督实施上见实效。截至目前,文教花园加装电梯试点已局部完成,建成后的项目效果吸引周边天一家园7栋1单元居民积极申报加装电梯项目,现正在筹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