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近年来,宜秀区大龙山镇永林社区深入推广和实践以礼让、和睦、法治为核心的“六尺巷工作法”,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促进邻里和谐,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主动倾听,畅通沟通渠道。社区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定期登门“听事”制度,深入居民家中、走进矛盾现场,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设立议事厅、板凳会等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治理的平台,畅通民意渠道,群众在参与“说事”的过程中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2025年以来,共协商解决群众反映的小区内加装太阳能路灯和减速带、休闲文化广场文化墙翻新等民生热点问题10余件。
弘扬礼让,倡导互谅互解。社区推动调解室、法治文化长廊、文化休闲广场等阵地内的“六尺巷文化”元素全覆盖,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2场次,并将六尺巷文化精髓融入日常三会一课和志愿活动。深入挖掘“文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媳妇”等10余名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将谦和礼让、知进退精神融入到自治、法治、德治之中,引导、规范群众行为,让做人处世有尺可依、进退有据。
协同调解,坚守公平底线。社区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设置接访调解室,聘请专业法律顾问,邀请德高望重的党员和五老队伍成员参与调解,秉承“以和为贵”的理念,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逐步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对于邻里纠纷等轻微矛盾,采取调解方式解决;对于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注重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
社区党委书记方龙庆表示:“‘六尺巷工作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它不仅是化解矛盾的方法,更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文化培育。我们希望借此引导居民养成协商互助、谦让包容的行为习惯,让‘让他三尺’的谦逊礼让精神在社区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居民幸福指数。”
下一步,永林社区将继续深化和完善“六尺巷工作法”,将其与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活动相结合,努力打造邻里友爱、守望相助、和谐有序的幸福家园,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基础。(撰稿:邵晨,初审:余大方,终审:昝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