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怀宁长安网,怀宁县委政法委员会、怀宁县法学会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安建设

江镇司法所“四维发力”绘就基层法治新“枫”景

  • 本站
  • 朱娜
  • 2025-05-08
  • 大号 中号 小号
  • 打印

近年来,江镇司法所立足职能定位,将法治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

普法精准滴灌进万家,法治意识入民心。通过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设立“百姓说事点”,让群众在说事点说纠纷、解千结、评事理,也在说事点里学法律,确保普法宣传氛围浓。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以送戏下乡为载体进行流动普法,以知识竞答进行智慧普法,以乡村夜话为契机进行互动普法,确保普法宣传接地气。国家安全日期间,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联合到学校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的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国家安全片《同行》,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国家安全知识,并结合社会热点,像网络诈骗、高空抛物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活动现场还为学生送去了“普法小礼品”。此起彼伏的“让我来”和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将活动推向高潮。“发现可疑人物要打12339,这个号码我要回去告诉我的家人朋友!”活动结束后,学生陈某认真说道。

巧解矛盾“千千结”,和风细雨润乡邻。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活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是基层治理解决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枫桥经验”与“六尺巷”文化深度融合,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余冲村一老人砍伐隔壁邻居两家分界处的一颗树而引发的矛盾,双方争执不断,关系恶化。据了解,双方是姨侄女关系,司法所工作人员巧用六尺巷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劝解双方即是近亲又是近邻,引导老人和其侄女消除对立情绪,握手言和,最终平息矛盾。

精准矫治助新生,春风化雨塑归途。针对重点人员管控,坚持在“管”字上求实效,在“控”字上出实招,在“帮”字上显温情,加强对两类人员的教育帮扶和人文关怀,积极协调工会、民政、就业等部门,为两类人员中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医疗、低保、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增加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得知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条件困难,又因病住院治疗,江镇司法所所长通过多方了解,得知其符合困难职工救助的条件,便协调工会和村委会成功为其申请困难职工救助。一句句“真的非常感谢你”从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口中说出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让司法工作更有动力。

法律服务零距离,惠民暖阳照阡陌。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在13个村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每月村居法律顾问上门“坐诊”,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一位申请过法律援助的老人年说道,“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条件困难,请不起律师,政府给我们安排律师,一分钱都不用花!”持续“培育法律明白人”,建立由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加专业调解组织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镇村调解组织都有过硬的调解队伍,目前江镇已培育乡村法治骨干72名。

江镇司法所将持续深化“法治为民”实践,创新打造"法治惠民"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普法微课堂”等特色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建立“老余调解室”等多元解纷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推出“法治关爱包”服务,用有温度的司法服务点亮百姓心中的法治明灯,用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绘就平安建设新“枫”景。(作者:朱娜;初审:王振海;终审:江厚平)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2-2014 中共安庆市怀宁县委政法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皖ICP备1202074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274号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政和路128号 电话:0556-4611124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